10月24日至10月25日,第3届全国微试样力学试验方法研讨会暨首届中国力学试验仪器装备创新交流会在浙江桐庐富春江畔召开。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87个单位的院士、专家学者、研究生以及力学仪器装备企业的近300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无损、微损、微样力学测试领域的理论、技术、方法、标准以及力学试验先进仪器装备的创新进展与未来发展趋势展开深入交流。
我校作为本次会议的协办单位及金属材料微试样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工作组承担单位,由校长轩福贞带队,涂善东院士、关凯书教授、周帼彦教授等一行参加了会议。

图片说明:会议代表合影
开幕式上,轩福贞校长为大会致辞。他回顾了力学性能测试技术从宏观、有损向微观、微损乃至未来无损方向发展的历程,并分享了我校在材料力学测试,特别是微试样技术方面的长期积累与工作基础。他还宣布,下一届会议将由华东理工大学承办。

图片说明:轩福贞校长致辞并作大会报告
轩福贞校长作了题为“基于还原论的强度与寿命预测:挑战与思考”的大会报告。他指出,强度与寿命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研究课题,发端于工程设施建设需求,成熟于牛顿力学与蒸汽机工业革命时期。进入以量子微纳、大数据和集成电路为主导的新产业革命时代,有必要重新审视还原论框架下强度与寿命的基本定义,进而构建适应新时代的理论研究新范式、实验方法与技术解决方案。
会议期间,我校周帼彦教授作了题为“基于晶体塑性的微小试样蠕变性能研究”的邀请报告,王琼琦老师作了题为“微损取样机技术进展及工程应用”的报告。
大会同期召开了2025年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方法分技术委员会金属材料微试样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工作组年会。来自全国40余家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检测机构等的50余位委员和专家代表参会。工作组组长、我校涂善东教授总结了2025年工作组情况,介绍了2026年的工作安排,并为新委员颁发了聘书。

图片说明:微试样力学试验方法工作组与CMIC委员会与会代表
会议听取了我校周帼彦教授关于2026年微试样力学试验方法研讨会暨中国力学试验仪器装备创新交流会的申办报告,一致同意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会议地点定于上海,计划于明年9月前后举行。工作组年会还组织论证了《金属材料 原位试验方法 第2部分:疲劳试验方法》《金属材料原位试验方法 第3部分:蠕变试验方法》《金属材料 板状、棒状微型试样 第2部分:蠕变试验方法》《金属材料小冲杆试验 蠕变试验方法》等一系列微试样力学试验方法新标准项目提案,并研讨了《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5部分:微试样试验规范》《金属材料梁弯曲类微试样 蠕变试验方法》等国家标准项目的阶段性进展,为推动微试样力学试验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说明:涂善东院士作工作组总结报告